随着秋季来临,大家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气温不正常。秋季节气温波动厉害,尤其是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还有一些偏远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有的时候最低和最高温差达十几度。在温差超过5℃以上,就开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鸡呼吸道粘膜易受损
01
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就会损伤呼吸道粘膜,使其不能起到正常的免疫防护功能,进而引发呼吸道病。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粘膜覆盖着一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纤毛不停地摆动,把病原微生物、灰尘摆出体外,阻止病原菌进入机体。因此,呼吸道黏膜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线。
引起鸡呼吸道病的原因有两类,即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传染性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非传染性包括环境与管理等因素。
诱发呼吸道病的环境因素
02
1、季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易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鸡频繁的受到环境应激,导致抵抗力下降,为病毒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2、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过高时,导致鸡群发病。
3、日照时间长,温度适宜,适合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空气干燥,舍内湿度不够,粉尘飞沫乱飞,易对鸡呼吸道黏膜产生损害。
5、肉鸡没有及时扩群,饲养密度过大,也易导致鸡发病。
机体自身的免疫因素
03
1、蛋鸡隐性感染支原体病或新城疫、H9、传支、传喉等病毒性疾病,且疫苗免疫不到位时,鸡群容易感染发病。
2、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接种疫苗,极易引起呼吸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易继发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
3、蛋鸡经过炎热的夏季和长期的产蛋消耗,鸡群开始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机体抵抗力下降,病菌趁虚进入,感染发病。
4、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也影响鸡群的免疫效果,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破坏鸡的免疫系统,使鸡产生免疫抑制。
秋季是鸡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而且近几年呼吸道疾病越来越多见,可以看到鸡张嘴呼吸、打喷嚏、伸脖呼吸等现象,长期发展下去鸡的抗病力免疫力下降,会继发鼻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病,最后造成鸡的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引发鸡呼吸道病的因素
01 鸡舍环境高温低湿
雏鸡在前几周呼吸道黏膜没有发育完全,这种天然的屏障被破坏后会导致鸡只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
02 养殖者心理作用
进了小鸡怕鸡冷着冻着,注重保温而不通风,造成鸡活动在氧气不足,氨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太高的环境中。一些病原微生物则很容易入侵机体引起鸡群的发病,并且长时间通风不好,造成鸡缺氧,心、肺自主功能下降,导致机体处于潜在病理状态下,在免疫过后对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也有很大影响。
03 病因不清楚
有时我们通常把因通风出现呼吸道疾病,断定为因通风原因造成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一般情况下在天气变暖或者天气晴朗之前的2-3天是没有风的日子,这时如果鸡舍不通风,内外空气流通不畅,鸡舍里的有害气体越积越多,病原微生物则特别容易潜入鸡体内,从而形成了鸡只发病的潜伏期。因此我们养鸡要遵循“无风则通风,有风则避风”的原则,时刻做好通风工作。
04 昼夜温差过大
有些养殖户温度计摆放不合理,也只关注平均温度,感觉昼夜温差不大,这种因素导致呼吸道往往不被察觉?因此要更多的考虑昼夜鸡舍通风风速,鸡舍各个位置温湿度等。
05 鸡的生理特征和构造
本身就容易造成发生呼吸道疾病、气囊是鸡只独特的生理机构。气囊与外界相通,气囊分布在机体的内脏器官周围,充斥在主要的内脏器官如心脏、肝脏等周围。在这种特有生理结构下,需要注意鸡场鸡舍的环境卫生的消毒和清理。
对于规模化密集的养鸡模式来说,鸡舍内空气质量不好直接降低了呼吸道绒毛的摆动频率,使鸡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侵入气囊等部位潜伏。
06 呼吸道疾病
临床解决方案
1、保持通风良好。
首先从管理上改善关注通风,湿度,以控制相对温差。目标棚舍要透而不凉,做好体感温度曲线管理和通风管理。着重关注夜间棚舍1/2、2/3处的体感温度和含氧量。
加强饲养管理,把握好各日龄的温湿度(特别是育雏期间的湿度),减少鸡舍内粉尘细菌微生物含量,科学合理的通风换气,保障鸡舍内充足的含氧量,做到不保守不冒进,看鸡施温灵活掌握,同时减小温差避免明显的冷热应激,杜绝冷风吹鸡现象。特别是注意观察鸡群的体感舒适度,减少和避免人为给鸡群造成的应激。
2、针对垂直传播疾病,生理机能问题。
科学合理的选择定向开口方案,前十几天内的鸡雏除了开口药中应该注意垂直传播的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免疫系统发育、腺胃功能改善和发育缺陷的弥补,还有就是对于这种腺胃发育生来就有问题的鸡群必要的肠内营养的及时供应,以保证胃肠道和消化器官早期发育所受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3、做好免疫防疫,生物安全工作。
根据鸡场所在区域流行疾病和发病史,合理选择疫苗和防疫程序,配合新支冻干苗点眼等。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有效减少外感病原感染传播。
4、合理选择药物防治。
只有找出病因、确诊病症、合理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比如有些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区分病症,把握用药时机,导致用药方向错误,出现越治病情越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